这个老师应该是梅景珍老师,也就是我小学四五年级的老师。
那时候的老师还没现在分的科目这么清。
语文算术(当时还不叫数学)都是她一个人教。
我至今最为不解的就是她不按课表上课,这是我记忆中第一个不按规则行动的人。
印象极深的就是每节课我们都不拿书,听到她说这节课上语文,然后一片翻书声,全班人找出语文课本放在桌上。如果她说这节课上算术,就拿出算术书加上演草本(不知道现在的学生们有没有这个,就是空白的白纸或正面有字就用反面订成的用于算算式的本子),这个上课后再根据需要拿书的举动直到我小学毕业为止。
但不理解她的举动归不理解,她教给我的许多知识都烙印在我记忆深处。
因为那个时候的我就是一张白纸,对最早记在上边的东西印象深刻,并受其影响深远。
庆幸的是最早接触的都没跑偏。
不论是写作,还是画画┄┄
可千万别小瞧这个跑偏,那真是会影响人一生的。比如我偶尔一次看到女儿写字,笔顺竟然不对,细关注了几次,令人恐怖地发现她好多字写的笔顺都是错误的。问了一下,才知道她们老师就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教给她们的。
纠正了几次,到现在也有好多字没有改过来。
后来我在画室看到了几个学生也是这样在画上写他们的名字,我试着问了一下他们是不是小学时和我女儿一个学校,回答说是的。
那影响的就不仅仅是几个人了。
写作需要灵感。
如果光是勤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的话,那么我们只要为之努力付出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
但事实不是这样。
很多时候,好的文章,好的诗句是需要灵感的。
愚公只能搬山,不能写作。
不是一天写24小时的人就能写出好作品来的。
而灵感这东西是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光顾的。
有斗酒以后才来的,李白证明过了;有睡醒以后才来的,李清照证明过了;
有骑在毛驴上到来的,贾岛证明过了;有痛风后因疼到来的,田先生证明过了。
┄┄
既然无迹可寻,那么我觉得还是别管什么场合,尽量多想多写勤写把稿纸写“厚”吧!
没准儿什么时候灵感就来了。
在小说创作过程中的灵感,真的可以画龙点睛。
写作需要艰辛。
成书的光环是读者能看到的。在读者看不见的地方,是写作人的艰辛。
艰辛的搜集、艰辛的构思、艰辛的码字、艰辛的烦恼。
更多的时候都是在电脑前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然后才能“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在无数作家的回忆里,我们都可以感觉到,一部好的作品是凝聚着作家的心血、青春甚至生命的。更有可惜的,是那些耗尽了作者青春、心血和生命也没能完成的经典作品,比如《红楼梦》、比如《创业史》┄┄
所以说写作,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艰辛非外人不足以为道。
写作需要坚持。
写作绝对是一项长期的事业。
要能坚持下去,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