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并肩王,要我说等各地趋于平稳后,衙门全部火器化,各地驻军还能还能裁撤一半,转隶到地方,恐怕……”左高峰更倾向于理性分析。
说的也是事实。
“错,某说的可不是转隶地方,而是驿站!”唐学志笑道:“辽东邮驿开通后,关内关外沟通变得非常顺畅,甚至都不需要依靠商帮就能完成货物转运。”
“某决定,在大明疆土范围之内,全线开通邮驿,疏通大明经济大动脉,有了专门的邮驿,全国各地商品流通,到时候,各地货商不需要自己派商队转运货物。”
“因为有专门的邮驿集中运送,省时省力,譬如你孙大人需要将十匹布运送到川中,要么只能托过往货船,要么只能托商队,要么自己派人跟随商队一起走。”
“但是有专门的邮驿后,他们可以可以将货物先云送到,川北,到了川北又有专门的邮驿可以去川中,大家各司其职,托运者只需支付一定费用。然后到川中指定地点提货便好。”
“全国一盘棋下来,中间需要参与转运之人恐怕得十几万,几十万,既解决了货物流通问题,更能解决几十万人的生计。”
“你们觉得呢?”
唐学志说的,实际上是后世的快递。
货物流通,货币才能流通,经济活跃才能推动税收的增长。
老百姓各有所求,大明疆土,无比辽阔,百姓各有所需。
“妙,妙啊,并肩王一席话,让人茅塞顿开,如果这个邮驿真能全线开通,恐怕我大明赋税能增长数百万。”孙传庭脑海中浮现出一副蓝图。
热血沸腾。
左高峰、张国维,史可法等人也都是心潮澎拜。
“哈哈哈,孙大人,你格局小了,等我们铁路贯通南北,再沟通西南西北之时,增加点收入何止千万。”唐学志大笑。
随后他话锋一转:“我看先抽调十万人,先转隶到驿站,再由各地州府,组建新的邮驿吧。”
“不过还有一件事,某需要跟你们商量。”
“京城到天津卫的铁路已经开通,效果大家都看到了,现在必须马上动工,通州到大沽港的路线。”
“京城到应天府的路线,也需要开始规划,另外十万人,就转隶基建署吧。”
基建署原先是海峡岛专门修桥铺路的一个部门,既然要大干一场,又有那么多兵马需要退役。
正好不花多少钱就将这些人安顿了。
大战方休,大明的大江南北,并没有几座桥梁,随着工业化向全国铺开。
十万人应该还不够。
“十万人转基建署,并肩王,您说的可是真的?”左高峰吐了吐舌头,眼底透着难以置信的神情。
十万人马呐!
“那,黄木匠岂不得抖起来了?”
黄木匠,本命黄文亮,在大陈山就跟着唐学志了。
黄进强去了红海省修建苏伊士后,海峡岛的基建署就由黄文亮掌舵。
京城到通州的铁路,也是经黄文亮之手完成。
“老左,咋了,你羡慕了吗,不如让并肩王将你也调来吧,免得我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这个时候身后传来黄文亮声音。
“你那破地方,我才不去,想找个伴还不简单,让你家夫人再允许你纳一房小妾不就解决了。”左高峰白了他一眼,调侃。
“老左,你咋哪壶不开提哪壶,我家那母老虎,你还不知道吗?”黄文亮慌的不行,都要急眼了。
揭伤疤啊!这厮……
此话一出,更是逗得孙传庭和张维国等人哈哈大笑。
“好了,大家都别逗木匠了,还是让他说说咱的基建计划吧!”唐学志摆了摆手,为黄木匠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