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看了看账本上记录的东西,对太监微微点头,他顿时会意,站出来高声道:“传总兵苏信上殿觐见。”
门外亦是有人传唱,不一会儿,一道魁梧的身影踏进朝堂。
“末将苏信拜见陛下。”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传荡四周。
“免礼平身。”
“谢陛下。”
“苏将军,神侯说你是此次的证人,是否属实?”
“是,末将的却是要来作证,向朝廷讨一个公道。这两年来,朝廷送来的军饷不是短缺就是延期,而且军械质量也不如以前。去年,边镇收到朝廷送来的粮食。等我们接收完之后,才发现这批粮食早已霉变,不能食用。末将这里还有其他边镇将军传来的信函,他们都或多或少的收到了一批霉变的陈粮,还请陛下阅览。”说完,他就把信函呈上去。
“岂有此理,简直是荒唐至极,没想到我皇皇大明,竟有如此官员,你们都好好看看。”果然,太后在看完信件之后,顿时怒不可遏,将信件,账本传递下去。
一圈之后,前排的所有大臣都已看完。越是看,他们的眉头就皱的越深。也有咬牙切齿,目光凶狠,恨不得生吞了这几人的官员。
但无一例外,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们发声。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而且通敌叛国,这是大罪,没有人敢为他们争辩。
铁证如山之下,不容辩驳。
“天灾祸千千,人灾杀万万。陛下,以微臣看来,当将这几人满门抄斩,处以凌迟之刑。夷三族,家族子孙五代以内不得参加科举。并将此事抄录邸报,让天下人都好好看看,引以为戒。”李玄常恭声道。
“陛下不可!”还未等太后说话,就有官员跳出来。
“哦?为何不可?”太后一脸笑意,轻声道。
“这件事还是不宜声张,有损朝廷声誉。”这时,又有几人上前道。
“不宜声张?本侯告诉你们,朝廷在西北损失数万兵马的事已经人尽皆知。现在,要脸了?朝廷的脸面早就丢进了。这件事必须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通敌叛国,没有好下场。”李玄常目光扫视几人,沉声道。
“好,就依神侯所说。此事就交由大理寺法办,务必要快!”太后下了结论,语气中满是不容反驳的意味。
见到此种情形,本来还想跳出来劝说的几人顿时偃旗息鼓。而这三人,早已瘫倒在地,神色悲戚,就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来人,将他们拉下去。”
这时,他们才回过神,“陛下,娘娘,开恩啊,老臣为官一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娘娘,开恩啊。”他们挣开侍卫,扑倒在地,一幅痛哭流涕,悔不该当初的样子。
见此,李玄常冷冷一笑,“来人,拉下去。”
在一声声凄厉的哀嚎中,他们被带离了金銮殿。经过此事,众大臣也没有了继续上朝的心思。太后也理所应当的下朝,这件事,很快就会引起天下震动。
三天后,大明朝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了。朝廷写在邸报上刊登出来,再加上有心人的传播,很快这件事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无数人对其痛骂不已,对朝廷之前战败的事也渐渐放下,转而对这几人口诛笔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