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战国之天下纵横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基础产业不简单 火药到底谁发明的(第3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基础产业不简单 火药到底谁发明的(第3页)

“等等,兄弟,你是说你在高阙到上郡已经搞了这个基础工业体系了?”

“对啊,你以为你看见的商品是那里来的?那不都是高阙制造的。”

“那你说的那种能把山炸平了炸碎了的炸药是什么东西?”

“老兄,前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问你们,几件事。”

“小友尽管问来。”

“我想问的事情有三件,第一件事是伏火法你们可知道?”

“公子,这个咱们医家早就有啊,这伏火之法,就是将药按一定方法于火中炼制,多用于药性猛烈且有毒性之物,经过这伏火之法一降低其药性和毒性。

“药物不同,伏火的时间和火候亦不同,这个并无特别啊,公子为何有此一问?”

“哦?萧进,那你们是不是用这伏火之法处理过硫磺和硝石?”

“这个当然啊,我试过很多次了,但是硫磺与硝石一起伏火,总是容易飞火,这个还是公子你告诉我的啊,硫磺和硝石不能一起加热。”

“那你知道矾石水、雄黄水、雌黄水、丹砂水、曾青水、白青水、磁石水、硫黄水、硝石水、这些吗,或者说叫做三十六水法。”

“小友,这些都是医家配药之法,你还说少了,还有石胆水、铜青水、戎盐水、卤咸水、铁华水、铅釭水。”

“这是医家的制药之法,老夫所制绝对不止三十六水法,而是不下百种。不过老夫以为,小友说的这些,似乎都是疗效确切,且易于制作的。”

其实并不是雷云较真,而是确实需要答案,因为不管是当兵还是军事爱好,雷云对中国的火药发展始终十分迷糊。

中国最早的关于硫磺和硝石的记载,计然也被称为渔父经说过,石流黄出汉中,消石出陇道。石流黄也就是现在的硫磺,消石实际上就是硝石。

那么这个渔父计然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史载其博学无所不通,尤善计算。

经常遨游于山海湖泽,南游越国时,收越国大夫范蠡为徒,授范蠡七计。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用其五计而灭吴国。

并且关于渔父计然的评价,范蠡就曾经亲自撰文描写自己的老师。然者,自然,天然,必然,物之道也。物道乃物之情与势,不依人意所动

视物之情与势而计所为,不求于心,不责于人。计其始末,智基于此矣。疾疾,缓缓,曲曲,直直,如依水而舟,依鱼而网也。

顺其自然,为可为,避不可为。无可无不可,则容与率然,始有我。计物之情与势必于审时度势,不可不察。势之蓄当有时,谓之机缘也。

贵在得时。势成则时至机至,虽难而易,其效自然。势不成则时不至机不至,虽易犹难。时过则境迁,机缘尽失,大势去矣。

审时度势之妙在择时捉机。权衡时机,尤当精察,毫厘必较,成败由此。择时之妙,如逐如竞,如捕如捉。

待时而动,动不妄举。动静,迟速,轻重,繁简,必以时定。此一时非彼一时也。待时蓄势,备而待发,则静如泰山。得时则发如疾电。

一个人同时说了这样的话本身就很奇怪,因为这已经是火药成分的大部分了。而大家都知道,火药要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那么最起码,从尝试上来说,要经过不断的试验,这种实验很可能是成千上万次,而唐代的火药配方实际上已经是很完善了。

而发明人也疑似有三人,分别是葛洪、陶弘景、孙思邈。

但问题是这个事情不合乎逻辑哦,尽管支持这些说法的人很多,但是现代知识告诉人们,硝石和硫磺一起,也会助燃,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这个东西只要有人拿来炼丹,只要将这两种东西放在一起,结果必然是剧烈燃烧,所以不可能从春秋早期发现这两种物质之后。

一直到一千年后的唐代才了结两种物质的特性,这根本就是扯淡了,完全经不起推敲。

在东周列国志中,记载齐桓公带领大军远征孤竹,遭遇石山堵路,无法前行。正是管仲想了办法,用硫磺作了燃烧之物,烧山开的路。

于是取硫黄焰硝引火之物,撒入草树之间,放起火来,咇咇剥剥,烧得一片声响,真个草木无根,狐兔绝影,火光透天,五日夜不绝。

同时还记载,秦穆公手下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带领大军攻打郑国归来,途经晋国崤函故地。

结果遭遇晋国伏兵偷袭,结果秦国大军惨败。三将皆为俘虏。晋国人也是将硫黄焰硝引火之物。

韩子舆放起火来,烧得焰腾腾烟涨迷天,红赫赫火星撒地,后面梁弘军马已到,逼得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惨败被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