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两个儿子的前提下,同理,疼爱老二家聪明的小孙女知之,也是因为老大家已经给他们生了一个大孙子。
广省哪有不爱儿子的,甚至很多觉得一个儿子不够,生三四个才好。
老二在私人厂里当保安,老二媳妇没有工作,这俩人都不用担心生二胎丢饭碗,老两口早就已经开始隐晦的催生,只是王满妹至今都没有再开怀。
原本看见闺女生了个女儿,王冬梅也已经想好了等她做完月子就提醒她赶紧怀二胎,反正他们两口子都是无业游民,现在看亲家母一点也不嫌弃他们的小外孙,就觉得催生的建议可以晚些时候再提。
陆家的大姐陆孝红看了眼抱着孩子哄着,母慈子孝的亲妈老四娘俩,又看了看面上的笑容都快绷不住的二弟、三弟媳妇,表情分外纠结。
郁绒绒那边由亲妈照看着,陈芳庭回家收拾点东西,顺便给她小孙女陈琪琪她妈炖点养生的汤品。
和顾家为了多一点房间出租,一家人住一层楼不同,陈芳庭专门留了一栋房子,只建了五层,每个儿女各一层,因为她年纪大了腿脚不便的缘故,就住在一楼,大厨房也全家人聚餐的客厅也在这个楼层。
陆孝红今天请了一天的假,跟着一块回娘家,给她妈搭把手。
“妈,这可是鳖鱼胶啊!”
看着老太太从自己房间里拿出来的那块还没泡发就有她两个巴掌大的鱼胶,陆孝红忍不住拉高了嗓门。
“你妈还没到老花眼的年纪。”
陈芳庭白了眼大闺女,然后着手切姜片,蒸鱼胶。
想要泡发这么大的鱼胶可不容易,她孝顺的小儿媳妇恐怕要等两天后才能喝上这盅鱼胶了,陈芳庭哼着小曲儿,美滋滋的忙活着。
“您是没老花眼,可这是小须金钱鳖鱼胶啊……”
陆孝红神游天外,声音越来越轻。
鳖鱼胶号称鱼胶之王,素来有一两黄金一两胶的说法,早十几l年,这类鱼胶还不算特别珍惜,可这几l年里,鳖鱼胶的来源黄唇鱼近乎绝迹,真正的本港小须鳖鱼胶的价格不断攀升,个头大,形状完美的鳖鱼胶,可以说是天价。
陆孝红知道她妈有收集这类珍惜补品的习惯,但平日里给家人做炖品用的都只是比寻常规格好一些的原材料,像刚刚那样大的鳖鱼胶,完全可以作为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了。
她还记得她妈几l年前买到这条鱼胶的时候多么高兴,说是给家里人备了救命的神丹,尤其对家里的女人而言,因为鳖鱼胶对于产后血崩有奇效。
当初这条鱼胶还是她费劲口舌从舟岛那边的老渔民手里收过来的,人家原本准备留着这条鱼胶,给女儿做嫁妆,当时为了买下这条鱼胶,她妈许以重利,足足花了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普通人一辈子可能都挣不到这个钱。
可现在,她小弟媳妇生闺女,也没血崩啊!
“红红,我记得你婆婆之前的那个保姆是不是挺老实勤快的,只是人家提出想
涨点工资(),你婆婆不同意(),就给辞退了。”
当天炖极品鱼胶来不及,好在陈芳庭前一天就泡发好了小头的鱼胶,一大早出门前,就用小火和老母鸡一块煨着了,还有野生红菇等一堆当地人相信孕妇喝了补身下奶的食材,鱼胶的胶质已经被炖出来,汤上面凝着厚厚一层鸡油。
陈芳庭琢磨着也挺补,就又炒了盘爽口解腻的青菜,营养过剩奶水就会过稠,孩子的营养跟上去了,哺乳的妈妈却遭罪了。
“你问秦姐?她确实挺好的,干活麻利,人也老实,从来不和我们小区那些外地保姆一起论东家长短,可惜人家儿子要娶媳妇缺钱,秦姐就想涨二十块钱工资,我婆婆的脾气你也知道,多要她钱跟要她命一样,直接就将人辞退了,现在好了,找不到合心意的保姆,又拉不下脸把秦姐找回来。”
说到这儿,陆孝红也发愁。
她公公老年痴呆,婆婆性子刻薄,找到一个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干满两年的阿姨不容易,在秦姐之前,家里已经换了不下十个保姆,不是被痴呆的公公烦走,就是被她婆婆的吹毛求疵和骂骂咧咧气跑。
那位秦姐性格厚道老实,干活也麻利,对老人还有耐心,家里的两个老人交给她照顾,陆孝红他们这些小辈也放心,她丈夫林起是三兄弟,之前雇保姆的钱,也是他们三兄弟平分的。
说实话,能花钱解决老两口这样的大麻烦,她们三个妯娌给钱也给得爽快。
两年前,他们开给秦姐的工资是两百八一个月,这个工资在当时来说不低,毕竟有一个老年痴呆的老人需要额外看顾,但这两年物价涨的飞快,寻常保姆的工资都在三百上下浮动了,秦姐这两年的工资就没涨过,她小心翼翼提出涨工资,他们三家都是同意的,还有点羞愧没有提前想到这个问题,让人家主动提出来。
谁知道不等他们三家商量好把秦姐的工资提到什么档位,婆婆就说了很难听的话,把人赶走了。
老太太还觉得,现在花个两百多块钱就能请到一个和秦姐一样好的保姆阿姨呢。
“你帮我问问她,有没有找好下家,要是没找好新东家,不如来我这儿试试,只不过咱们家人多,活也多,你告诉她,我给她加工资。”
陈芳庭曾多次听闺女夸她婆婆家的保姆,说那个阿姨怎么怎么好。
对方是川省人,做菜口味重,因为老太太的挑剔,硬生生学了一手地道的广式菜,陈芳庭正发愁自己这点手艺只能勉强煲一些靓汤,恐怕做不好儿媳妇的月子菜,要是绒绒吃的不好,她家陈琪琪岂不是也要饿肚子。
“妈,你要请保姆!”
陆孝红再一次尖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