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法兰西1794 > 第751章 不屈不挠的施瓦岑贝格(第1页)

第751章 不屈不挠的施瓦岑贝格(第1页)

历史上的科尔贝格,也就是现如今波兰的科沃布热格市,该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曾经发生过数次围城战役,最出名的一次是1807年的科尔贝格围城战。

交战双方是拿破仑法国和普鲁士,科尔贝格城在拿破仑战争期间的1807年3月到7月之间,曾被法国-军队和几个仆从国-军队包围,这座城市是普鲁士人在波美拉尼亚地区的最后的堡垒。

法国人的围城并没有成功,随着《提尔西特和约》的签署,科尔贝格城才解围。战后,“科尔贝格的胜利”,被誉为德意志顽强精神的体现,守城指挥官格奈森瑙少校由此飞黄腾达起来。

另一时空中,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一年,也就是1944年年初,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打算让传奇导演维特-哈伦制作一部关于科尔贝格市长约哈西姆-内特尔贝克自传为蓝本的英雄主义电影,把科尔贝格城塑造为德国的爱国主义和自我牺牲的象征。

这是第三帝国最后一部的大制作宣传电影,这部戏剧化的电影表现了历史上的1807年,普鲁士最后一座没有被法兰西第一帝国-军队占领的,波美拉尼亚省的城市,科尔贝格的居民反抗拿破仑军队的故事。

该影片想要达到的目的,是要把历史上普鲁士人抵抗拿破仑军队的故事,来和现实中的第三帝国抵抗盟军的绝望的战斗联系起来。

尽管被戈培尔标榜为“所有时代中最伟大的电影”,但在德国很少有人能有机会观看这部规模空前的电影,因为战争在这部花费数百万帝国马克的电影流传开来之前,就已经结束了。

所以,这部电影直到二战结束之后的50年代得以上映。而前世曾留学德国的穿越者,也有幸看到过这部充满梦幻般的“抗法神剧”。

当然,普鲁士人抵抗不仅限于科尔贝格。在1807年战争的瘟疫般的崩溃中,普鲁士境内总还有一些可喜的现象。

比如说,布吕歇尔将军勇敢地试图率领他的后卫部队,向波罗的海奋力突破,虽然终于在卢卑克,遭到优势法军的围攻而失败。

此外有但泽、格鲁琼兹,尤其是由格奈森瑙少校把守的科尔贝格等一些要塞进行了抵抗。另外,格岑伯爵对侵入西里西亚南部,效忠拿破仑的莱茵联邦军队组织了防守。

需要说明的,当时在科尔贝格组织抵抗的,是仅有少校军衔的格奈森瑙。而在当下,格奈森瑙由于私下从鲁尔大公国叛逃,而作为普军战俘,被囚禁在莱茵兰地区的亚琛战俘营。

如今,领导科尔贝格抗击法军的,居然是一名叛逃到普鲁士的波西米亚贵族,卡尔·菲利普·施瓦岑贝格侯爵。

这个源自神圣罗马帝国的贵族世家,其历史可追溯至1429年的男爵领地,之后历经数百年逐渐晋升为伯爵和亲王领地。

1797年,当安德鲁法国以排山倒海之势,彻底终结了神圣罗马帝国,成功肢解了哈布斯堡王朝,仅保留一个弱小的奥地利大公国后,以卡尔大公、施瓦岑贝格侯爵与图古特男爵为首的少数奥地利贵族,发誓绝不愿意屈服于法国人的淫威,因而拒绝接受《美泉宫和约》。决定带着身边的少量亲随,继续向东,流亡到俄罗斯境内。

这些人都相信一个即将发生的事实:已经成为欧洲绝对霸主的安德鲁法国,与雄踞东方的俄罗斯帝国之间必有一战。等到了那个时候,或许就是拯救哈布斯堡王朝与神圣罗马帝国的最佳时刻。

然而,登基不久的新沙皇保罗一世,却是让这些哈布斯堡王朝的忠诚们失望了。

俄罗斯帝国非但没有与法国决裂,反而因为同瑞典争夺芬兰的战争,需要来自安德鲁和法国的支持。于是,圣彼得堡给了流亡者当头一棒,转而与法国签署了一份被视为“准同盟的军事协定”。

在俄国待了好几个月,在1798年年初之际,见事已不可为,施瓦岑贝格侯爵随即提议众人离开圣彼得堡,前往柏林,那是新上台的普鲁士威廉三世对于安德鲁和法国,表现出极大的厌恶感。

对此,曾经担当过驻俄大使的图古特男爵,以及卡尔大公等人却坚持留守俄罗斯。

这些与法国激战多年的流亡者,在经过一番缜密分析后认为:

如今的普鲁士已衰弱多年,其国力军力根本不比腓特烈大帝时代,一旦匆忙选择与法国交战,根本就是以卵击石,为安德鲁平添一枚“普鲁士征服者的勋章”。

反倒是俄罗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拥有苏沃洛夫、卡缅斯基等,这样一大批优秀指挥官,可以随时武装数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士兵。

此外,俄国士兵不仅身体健壮,性格坚韧,而且服从性强,能够承受很大的伤亡却不崩溃。这在七年战争中就有充分的体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