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七零赤脚女医 > 第 147 章(第1页)

第 147 章(第1页)

叶青很是惊讶。()之前就提到过,这个时期国内物资匮乏,纸张的产量也很有限,连报纸的发行都受到严格管控,就更别说是其他出版物了。▆饭在锅里提醒您《七零赤脚女医》节完整章节』()所以眼下,有出版社竟然主动打电话过来,要出版她的小说,这着实让叶青感到意外。主要是,《立秋》整个篇幅有近三十万字,而《妇女报》如今还是周刊,每个星期才能刊登的篇幅不过四千字左右,这几个月下来,整个小说连载还不到六万字,目前剧情还处于刚刚展开的状态。叶青对自己的创作水平还是心里有数的,《立秋》之所以能得到杭廷芳的赏识看好,还得以刊登在报纸上,完全仰仗于她这本小说贯穿的关于女性意识觉醒的主题比较前卫鲜明。这个时期大众关注的话题,还是着眼在怎么搞建设,像叶青的这本《立秋》这般将视角放在一个深陷困境命途多舛却仍然不断向命运抗争的百折不挠的农村女性身上,确实是开了先河。但要论叶青这本小说的文笔有多好,剧情的设计有多精妙,那肯定是没有的,这本书更重要的,是用叶青几十年后的思想眼光来看世界,以李秋的口吻来启示这个时代的女性,即使是命苦的农家女,只要头脑清醒敢于奋进,任何时候都不向命运低头,就功夫不负有心人,总会有出头之日。叶青是第一次写小说,还是这么长篇幅的长篇小说,所以她最初的意图,是登上报纸后,能多让几个女读者看见,并且能从中受到感染和鼓舞,那她这本小说的使命就算是完成了。至于整理出版成书,那是她从来没有想,也没敢想过的事儿。但她确实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出版社关注到了这本小说,并且还主动打电话来询问出版事宜。电话那边的出版社主编言辞恳切,说起李秋的时候见解滔滔不绝,在问及叶青小说的后续,得知立秋会逆风翻盘农门崛起后,越发激动和感慨,再三请求叶青将书委托给他们出版社出版。“您可能对我们出版社不太了解,但我这个电话是真的带着诚意拨打过来的。”“我们出版社这几年几乎每年都有出版长篇小说,而且每一本小说发行后都得到了文人学者的高度认可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像早几年的《艳阳高照》《海岛女兵》《霞光大道》,甚至包括去年的《沸腾的山峦》《红川》等,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现象级作品了。”“我们的编辑部,在审稿这一块儿嗅觉敏锐,一看到您的这本《立秋》,就立马被剧情还有立秋这个特殊人物所吸引了,所有编辑都认为,您的这本书,很有潜力成为今年出版届的黑马!”叶青并没有被对方灌的这点迷魂汤给捧得找不着北,她确实是对如今的出版届毫不了解,但她有杭廷芳这个人脉啊,不懂的完全可以给杭廷芳打电话咨询,反正出版这个事儿她也不强求,所以根本不需要这么快就给对方答复。于是,叶青很委婉地跟对方表示她暂时还需要考虑考虑(),让对方稍微等她几天时间答复。等电话一挂,叶青就赶紧给杭廷芳那边打了过去。电话接通后,叶青就没有隐瞒地把事情说了,又咨询对方这个蓟城人民出版社的具体情况,想知道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没想到叶青这边一说出版社的名字,杭廷芳也愣了。“这个人民出版社确实算是蓟城的老牌了,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出版了上百部长篇小说,其中经典作品非常多。”“前些年整个出版行业受政策影响全面停业,一直到去年初,宣传部才正式下达文件,允许长篇小说发行出版。”“政策一放开,蓟城人民出版社就走在了前面,去年他们广纳新人,对很多工农兵和知识青年发出了邀稿,只去年一年,就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作者。”“所以他们会来找你洽谈出版事宜,这也不奇怪,毕竟你的那篇《立秋》,最近剧情渐入佳境,也获得了业内广泛关注,报社这边每天接到全国各地打来的电话,其中超过半数都是询问和探讨《立秋》这篇小说的剧情后续以及作者等相关话题的,可见你这篇小说有多火。”“蓟城人民出版社能这么快就反应过来,足可见他们编辑部的那帮人眼光毒辣水准挺高。”

“不过给你打电话的这个编辑,我倒是不认识,回头我找人给你打听一下,看看那边出版小说是个什么章程再说。”杭廷芳对小说出版了解得也不是很多,但如果叶青的这篇《立秋》真能出版发行的话,她肯定是举双手赞同的。不过,这个时期的出版政策还是很严苛的,对作者的稿费管控得尤其严格,所以杭廷芳觉得丑话还是得说在前头,让叶青心里面先有个数。“如果蓟城人民出版社那边真有这个意向,我可以帮你去洽谈这个事儿,但你得知道,现在出版小说跟报社刊载一个性质,作者是拿不到稿费的,你如果同意出版,直接给出版社签个授权书就行,报社那边最多也就是给你一些票证之类的补贴,送你一些工业券或者是百货大楼的兑换券之类的,但更多的肯定是没有的。”“你要是介意这个的话,我可以代你直接回绝出版社那边,等以后没准哪天有了新的政策变化了,到那个时候再考虑出版这篇小说也完全来得及。”来得及吗?经过方小桃的事儿以后,叶青就越发感觉到妇女的觉醒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再怎么争分夺秒都不为过,又怎么会为了那么点稿费,就将小说出版这么重要的事情给搁置了呢。她最初写这篇小说的初衷,就不是为了挣稿费,只希望能够为女权主义浪潮添砖加瓦,尽可能地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而已。虽然眼下在杭廷芳的帮助下,这篇小说已经在《妇女报》上连载刊登,但受报纸的发行数量的限制,最终能将这篇小说从头看到尾的读者数量是相当有限的。但如果整理成册直接出版就不一样了。纸质书是可以传播借阅的,受众群体的数量比如会以倍数增长。而且读者不用苦苦等更新,一次性就可以将整个小说从头看到尾,在阅读体验上也会比看报纸连载好上许多。只要这本小说多出版一册,就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女读者会认识李秋。这些女读者,可能从小就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过歧视压迫和剥削,但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她们,如果要消除性别差距,要追求平等的受教育权和就业权,靠温良恭顺妥协服从是没有用的,要打破这一枷锁,唯有抗争这一条路可走。而叶青的这篇小说,也许就是给这些女读者们的一记当头棒喝,能让她们从浑浑噩噩的处境中彻底清醒过来。既然这个蓟城人民出版社没问题,叶青也就不再犹豫了,反正她对出版是一窍不通,稿子也都交到杭廷芳手里了,就干脆当起甩手掌柜,直接让杭廷芳代她去和出版社那边交涉。叶青的关注力,放在了赵玉良他们申请的那个科研新项目上,从赵玉良告知她这件事,到最终审批通过,其实也就不过半个月的事儿。在韩亚博正式进入实验室之前,叶青去农场跟宋春华韩亚博夫妻俩最后见了一面。这几个月,韩亚博在叶青的调理下,身体也已经逐渐好转,原本瘦骨嶙峋的身躯,如今已经长了不少肉,凹陷下去的脸颊也变得丰盈不少,再不像之前那般憔悴孱弱,动不动就咳嗽了。这个科研团队,说是四个人的研究小组,但其实真正搞实验研究的就只有韩亚博一人,剩下的仨,一个是照顾韩亚博生活起居的宋春华,另外两个则是赵玉良安排进来的,名义上说的是给韩亚博当助手,但其实,那俩就是来看守和监视韩亚博的。叶青也知道,韩亚博夫妻俩只要进了实验楼,不等到韩亚博的这个重启的项目研究出最终成果,或者是有人给韩亚博翻案让他获得平反之前,这俩肯定是出不来了。所以趁着这次见面,叶青专门制作了几大瓶调理身体的药丸子,分门别类准备得十分齐全,甚至连服用的方法都仔仔细细地写好贴在药瓶上,就怕这两人进去之后生病了却得不到及时治疗。宋春华在学校那边的工作也暂时性停职了,这些年夫妻俩一直分居两地,丈夫又在劳改农场吃尽了苦头,这让宋春华特别珍惜两人来之不易的相处机会,她很害怕再和丈夫分开,会让这次见面成为永别,所以不管丈夫怎么劝,她都义无反顾,打定了主意要跟着韩亚博进实验大楼。也不知道夫妻俩是怎么协商的,总之最终韩亚博还是妥协了,夫妻俩简单地收拾了点行囊,在跟叶青匆匆碰过面的当天晚上,就被赵玉良秘密送进了实验大楼里。!饭在锅里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希望你也喜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