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也行?”
“还真行!”
“……”
卡洛夫一边认真地研读,另一边好奇地打开编程器,对其中的内容,尝试编写代码。
惊讶的发现,这些代码居然都可以运行,而且功能与论文表述基本相同。
过了三个小时,他大受震撼,目光停留在论文的最后一页。
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这篇论文,可以说是SPM算法,彻底颠覆了卡洛夫的基本认知。
不,他可以保证,一旦该论文发表,那将会影响整个计算机的相关领域。
如果要说详细感觉,卡洛夫只能如此说,这全新的算法,总能在些许不起眼的地方,改动一些细微的基础代码,却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紧接着,他给自己原来的博士生导师打电话说明情况,对方表示会马上赶过来,亲眼目睹一下这论文。
至于为什么没发邮件,则是考虑到保密问题。
没一会儿,有位白发老人走进办公室,卡洛夫连忙上前起身欢迎。
十分热情的打招呼。
“卡洛夫,你说的是不是真的,赶紧给我看那篇论文!”
(注:各位读者老爷,天赋异禀,已是天生自带翻译神器,小小英文,不在话下。)
老人没说废话,直入主题,他是哈佛大学的终生教授,计算机领域的大佬,曾带过许多计算机类顶级人才。
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
“好的,教授,您这边请!”卡洛夫带着老人来到电脑面前,并展示了那篇论文。
他刚想解释一下,却被老人打断:“那个你先别说话,让我看完后再说!”
空气突然安静!
两人就盯着电脑屏幕,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又是两个小时。
“天纵之才,卡洛夫,这是谁写的论文,是不是哈佛大学的学生?”老人赶忙问道。
卡洛夫尴尬的回答:“还真不是,是我一个华国朋友写的,想投稿给我这个期刊,故而先让我看看怎么样。”
“我那个朋友,还挺年轻,目前是个大学生!”
话音刚落,老人不禁目瞪口呆。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