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唐中期,刘晏接手了帝国财政,他一合计,这样下去不行。】
【还是得改!】
【这事儿,还是得交给朝廷来主导。】
【刘晏做了一个方案,他在桑弘羊的均输制度上做了一些调整,让它变得更好操作。】
【首先,他保留了地方上常平仓的存在,但是粮食什么时候出售,什么时候购入,甚至是什么价格,都需要听朝廷的指派,不能再让地方官员们乱来了。】
【而且,还有个很妙的地方,那就是卖粮食得到的钱,必须换成同等价值的特产。】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呢,下面的人就有那么一些实际的操作空间。】
负责常平仓的几位官员正在看着挑夫将库里面的粮食给挑走。
“官爷,整整两万石,已经清点好了。”
“行,那画个押吧,钱货两讫。”
前来交接的商行负责人在文书合同上按下自己的指印。
接下来,仓库里的小吏们开始搬运银钱。
一位官员叹口气,对自己的顶头上司道:“这些钱又得全部换成物品,刘尚书一句话,倒是折腾我们这些底下办事的。”
这是户部新出的规矩,所有的卖粮的钱都需要在当地换成同等价值的特产,再将特产运回到京城。
主官倒是眼角带笑,正色道:“既然上头有吩咐,那就好生做是。”
那官员应下,又忍不住好奇:“您说,这么多货品发到京城去,户部能够及时的发往各地售卖吗?”
主官道:“你这是忘了他刚疏通的漕运了?都不用运到京城,直接通过漕运运到需要的地方去就行了。咱们这位刘尚书啊,可聪明得很呐。”
待主官回到家中,他忍不住又对亲信的家人提起了这事儿:
“刘尚书此法可是大有玄机啊!将钱粮换成相同价值的特产和工艺品,后者有更多的压价空间,我们这些从中运转的也能谋些辛苦费。而且倘若再有地头蛇要来侵占仓中官粮,那也能从后者身上补回来一些,不至于损失太过。”
家人疑惑的问:“人心不足蛇吞象,倘若你们虚报高价,那朝廷岂不是更亏?”
主官笑了起来:“你以为刘尚书是这么好糊弄的?”
【不得不说,刘晏的这个做法,虽然在咱们看来可能是有些灰色的模糊的,似乎并不符合法治一清二白的特性,但是在当时的那种环境里却可以极大的发挥出它的作用。】
【或许,唯有高手管理者才能更洞悉人性之幽深复杂。】
……
唐朝。
刘晏当然知道自己的方法其实有利有弊,但他只是嘴角微微的向两边扯了扯。
表情依旧十分淡定。
“水至清则无鱼,能把事情做了就行。”
至于君子品格、律法什么的,先放一边吧。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整个大唐的财政系统活过来,下一步才好谈其他。
刘晏素来都是目标坚定之人,决定了自己做什么,那其余的不过都是路途上的一些小石子儿,不用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