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大清话事人 > 第374章 大清版杨家将(第6页)

第374章 大清版杨家将(第6页)

国丈赵立夏,也确认了这个传言为真。

所以,许多商人决定投身利润很可观的建筑行业。

20多个民间建筑队一字排开,竖起幌子现场招工。

每个建筑队的骨干是从江南8府招募的老泥瓦匠,负责手把手的教授这帮俘虏怎么用瓦刀,怎么砌墙,怎么打灰。

泥瓦匠是个技术活儿,但更是个体力活。

身强力壮的绿营兵,绝对是工程队的最佳选择。

经济部下属建筑署、水利署也来凑热闹,分别现场招募了500人,400人。

……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吴国的财政支出逐月飙升,存银接近枯竭,存粮暂时无虞。

商税,虽然是一条缓慢上涨的曲线,前景看好。可吴国等不及了,现在就需要大量的银子。

坐船行驶在长江,

李郁望着涛涛江水,心中颇为焦虑。

虽然断了清廷的海贸,可这泼天的富贵并不会瞬间嫁接转移到江南。

夷商的胆子吓破了,会观望、犹豫、踟蹰。

这很正常。

“来人。”

“陛下~”

“问一下机要处,寡人给史密斯的亲笔信,何时可以抵达。”

一盏茶的工夫,

机要处侍卫来报:

“五月十二,陛下在苏州拟信。五月十八,送至杭州出海商船船长手中。六月初一,海船离港。预计,两个月内必定送至马尼拉,五个月内应有回应。”

……

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句话萦绕在李郁的脑海中,让他焦虑万分。

江西战役,从经济收益来看是亏本的。投入钱粮物资无数,实控疆域却没有扩展,甚至是萎缩的。

这样的混账战争要是再打上两三场,吴国财政就彻底崩溃了。

还有火药,

可以预见,江北这一仗将是双方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

江北大营、淮西新军,再加上汉军旗骁骑营,超过12万人!

而且背靠苏皖,清军的后勤补给不会断。

所以,

江北会战和江西战役根本不是一回事,会战和战役的差别。

这一次,吴军肯定要全力搏杀,不留后手。可以预料,火药的消耗量会是个天文数字,士兵的伤亡率也会是有史以来的最高。

……

(本章完)

:()大清话事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