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舅子哎,你还是太年轻。”
“请衍圣公赐教?”
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杀戮。
“不必。派个人持本官书信出城招安。告诉匪首,他若肯幡然醒悟报效朝廷,日后未必不能出将入相。”
……
硬生生的顶着枪子将云梯架上城墙,将生死置之度外。
例如坞堡,郑春寿的战术就是盾车加蚁附。
城墙上,枪炮齐鸣。
2日之后,东南方向,百里之外的太康县。
他已拥有一支装备超长矛的2000多人的龙骑兵,或者按照安徽的习俗,叫捻军~总兵力高达3万。
只要是四条腿的,一概编入核心队伍充当坐骑。
和其他义军不同。
“吴皇是个读书人,屡试不第,气儿不顺,对圣人心怀怨恨也属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吧,他真坐了龙椅马上就会改口,心悦诚服。”
“嗻。”
一群手持利刃的乞丐飞快的冲向城门口,捅死守门兵丁,放下吊桥。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圣人说的多好。”
“署长,不太对劲。”
……
当晚,清军出城夜袭,500精锐马队一路纵火掩杀,火焰映红了惠济河。
“知道为啥吗?”
开封城外,黑烟滚滚。
河南不富裕,但不代表士绅不富裕。
刘千沉思了许久。
……
中原地带,狼烟四起。
举着锄头、柴刀、粪叉各种五花八门兵器的饥民们从四面八方冲向曲阜城,人数过万,无边无际。
他们如今祈盼的最美好结局,大约就是——吴廷北伐,先灭清军,再灭义军,尽快恢复秩序。
吴廷只是剥夺士绅的乡权、取消无需纳粮,不索命、不索财。
义军既索财,也索命。
在这种形势下,各地士绅的效忠信雪片一般飞向苏州府,内容高度一致——请求英明神武的吴皇北伐,拯救北方万民于水火。
(本章完)
:()大清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