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长吐出一口浊气,心中已然坚定。“去吧先生,想想那些真正贫苦人家的孩子,他们不是不想读书,他们只是不知读书有何用,他们无法发声,但你我不应该心安理得的无视。”“是!”望着孔丘的背影,李烨心中突然浮现一句话,他忍不住轻声笑道:“这算不算让读书人们先卷起来?”正如孔丘所想,李烨既然颁布这条旨意,就不会担心读书人反抗,有本事抵制,有本事别科考,今年科考竞争要是凑不齐三甲,他把名字倒过来念!忽地一阵礼炮鸣响传来,惊得正思索的李烨猛然站起。“怎么回事!”李烨扭头看向小春子。后者也有些惊讶,但很快明白了什么,脸上带笑对李烨道:“陛下,您是不是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什么日子?”刚问出这话,李烨就想起来了。他揉揉有些发胀的眉心,苦笑道:“是啊,朕险些忘了这事。”半个月前,夏隋大战在唐军抵达的当日结束,此后整个大隋传檄而定,唐军回返,夏军也开始荣归大夏。其中燕王朱棣功劳虽高,以他的地位却不方便回京再受封赏,留在了大隋统管战后事宜,跟朱棣一起留下的,还有刘基和朱重八,后者不愿入朝,前者下次回京就要担任吏部尚书,也主动留在大隋,打算用大隋历练一段时间。在最后一战中,隋帝杨广自愿投降,要求是与李烨见上一面。这事在后续战报中被提及,李烨对这位也有兴趣,就命第一批回夏军队把杨广一起带回来。很明显,今天就是这批人抵达京城的时间。“既然如此,”李烨笑了起来,起身往外走:“朕便去迎接这位素未谋面‘笔友’吧。”……大夏京城外,寒冷气候没有让大夏人的热情消退,许多人早就掐算着日子,拖家带口跑来看热闹。一支队伍出现在远方。“来了来了!”有百姓高声喊道。城头礼炮鸣响,令欣喜的人群越发热闹,比过年更像过年。引领着第一支队伍回归的,是昔日三公之一,西军统帅曹操。朱棣不愿意抢功,黄盖已经有了退意,三军统帅唯他身份最高,这露脸的事他也愿意干。“大帅,欢迎咱们的人可真多啊。”以张辽等为首的一众将领,同样跟在曹操身后,此刻不禁感叹。“呵呵,谦逊些,百姓可不一定是来看咱们的。”曹操虽这么说,脸上却掩不住的笑,说话间他扭过头,将目光投向队伍中央一座豪华马车,那车里坐着昔日真龙。杨广虽是亡国帝王,但而今的大夏,已经不需要用愚弄他国帝王的方式来彰显自信,更何况这位是陛下要见的人,这时候给他难堪,万一陛下不杀他怎么办?这是曹操的想法,也是他费劲找来一辆需要四匹大马才能拉动的庞大马车的原因。“也不知他是何感受。”曹操心中好奇,这好奇只维持一瞬,他就转过头继续享受这份阔别已久的荣耀。杨广是什么想法?杨广的想法很简单。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他只觉得外头有些吵闹。“刁民!”放下马车的华美帘布,杨广低骂一声,心中却有些无奈。这是他第一次来大夏,跟他往日想象过的方式不一样,他没有带上千军万马,也不是胜利者,而是一个失败者,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亡国之君。比起这份耻辱,马车外的百姓已经不被杨广放在心上。而比起接下来可能的遭遇,这份可能被钉在历史里的耻辱,同样不算什么。直白的说,杨广并不想死,他沉下心来,思索着自己该怎么求活。沉浸在思考中的杨广,没有发现马车何时停下,直至马车门帘被掀起,有尖细的声音传来,才把他惊醒。“杨广,陛下想见你。”朕想见谁?杨广心中闪过这个念头,又飞速抽身回现实。他意识到对方的身份,也意识到对方说的陛下并不是自己。探头出马车,杨广没有看见宫殿,只看见两排精神抖擞的禁军排出一条道路,道路的尽头是上城的墙梯。“随我来吧。”一旁站着的太监扫了杨广一眼,自顾自朝前走去。随着走上城墙,曾身居高位的杨广没有紧张,只有凝重与好奇。终于,他看见了一道矗立在城头的身影。那人背影颀长,背上披着黄色棉裘,从背影看不出年岁,只气质似乎有些高渺,细看后却又普通,并无出奇之处。杨广挤出一丝笑容,正要走上前去,却被两名太监拦在身前,这让杨广心中微怒,但很快认清现实,这里不是他的大隋,而是对方的大夏。方才引他上城的年轻太监快步走到城头那身影一侧,低声耳语。那身影转过身来,露出一张年轻面容。他长得颇为年轻,年轻的让杨广有些嫉妒。“杨兄,往昔只在纸上领略杨兄风采,今日一见,果真非凡!”杨广失神一瞬,拱着手带笑上前。“李兄才非凡人,至于杨某,不过一亡国之人罢了。”面子和生命哪个重要?见到李烨之前,杨广觉得生命更加重要,可当他真正跟这名大夏的中兴之主见面后,他决心保持自己的风度,决不能让对方看轻。“哈哈哈,杨兄好风采。”“这边来坐。”不远处有个早已搭好的桌台,比城墙高些,能够俯瞰城下风景。李烨杨广分别落座。他们没有见过面,但二人都是在各自国家说一不二的人,此刻见面,都没有高人一等的念头。“杨广,酒已温好,且尝尝。”李烨伸手端起暖炉中温水煨过的酒水,倒入杯中,推向杨广。杨广不疑有他,端起杯子一饮而尽。酒水辛辣穿肠而过,新春未褪的寒意一扫而空,杨广赞道:“好酒!”他又低头,看向宛如长龙跟在将士身后进城的百姓。“好将士,好百姓,好雄城!”“李兄好气度!”:()帝国时代:开局抽取卫霍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