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心机陛下天天碰瓷 > 第72章(第1页)

第72章(第1页)

第72章

三婆婆这种话多的老百姓,自然是没有替人藏着掖着的说法:“她身边有人护着的。那男的一瞧就能一打十个。”

她说话带着比划,眉飞色舞:“之前咱们村子里有个二溜子。见到人就流口水。您那是没看见,一脚就被踹上了天。差点就飞到屋顶上去了。”

能将一个成年人踢飞,脚力非常人可媲美。

“那屋里住的还留了些东西。好像还有书和笔什么的。我瞧着挺好。你要是不介意就留着用。要是介意,拆我屋里去。”

三婆婆拿着扫帚过去,给容宁开了门。

老百姓和京城大户不一样。他们可见不得东西乱丢。上个租户留下的,能用就用,不能用大不了回头卖了,绝不会扔。

扔了可太浪费。

三婆婆甚至还问:“你们有骑马吗?这马草我可以帮你们去买,马粪我给你们挑咯。上回姑娘的马,吃得那叫好。我田里的谷子感觉都长得比往年大了些。”

容宁跟在边上好笑:“京城里来了不少人,带了不少马。您要是需要,推一车回来都行。”

“早被人抢光了,还能轮到我。”三婆婆嘀咕着,“一个个都不知道尊老爱幼。”

容宁跟进了屋,四下打量起来。

是一件极为普通的房子。有门有窗有床有桌,没有任何贵重的大件。桌子抵在角落,上面搁了一个架子。架子上有书和一些零星纸。

笔有两支,看上去似乎是随手买的,砚台一个,墨条短短一截。

她上前看了一下纸笔,很快眼里露出一丝失望。

这些纸笔太过普通,是路上随处可买的。和她当初在罗卜藏青处看到的截然不同。要不是徐缪凌说有那个标记,秦少劼又亲口说事情有关。她完全不会考虑到山西石炭和边塞部落有什么关系。

容宁抽出了书翻看起来。

这些书是一些游记。里面写的地方基本上都包括了山西这地界。有一本几乎全部写的是山西各处。也就是说这两个人过来,几乎是一种游玩的姿态来的。

还是说,也算是在找东西?

她再稍微细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

游记里面基本上都说一些山水风景和百姓人文,也会说各种吃食。那些稍微贵一点的东西很少谈到。读万本书不如行万里路,可行万里路的钱,不是谁都出得起。

大多数人算是穷游,当然不会到各地去品鉴那些奢侈昂贵的。

书里面有读书的人所写的批注。字相当小巧。

容宁看看桌上的毛笔,再看看书里小巧的字,有点怀疑人这个人是不是专门学过微雕一类的技巧。竟能将字写得极小,见缝插针一般。

“哎,这书你要就拿去。我不识字,到时候卖也不知道怎么卖。”三婆婆这么说着,半点不计较这点书。在她看来,纸贵,但干净的纸更好卖,“你看着啊。我去把谷子扫完。”

容宁:“啊好。”

容宁头也不抬,应下了三婆婆的话。

书上批注零散,字与当年她看过的信不同。里面里面所写的内容并不重要,也难怪会被留下来。怕是认为不管谁拿去都可以。

“昆仑不过如此。蓬莱怕也无路。”

“石窟倒是有趣,趣味在人。”

山西有诸多防备外敌特意建造的卫所,容宁虽不在这边镇守,但对这边也算有了解。她的了解基于山西复杂地形。毕竟这儿特殊的河流,发生过不少经典战局。

这是她第一次从游人的眼光来看待山西。

她视线很快落在了一处。

那一处写得非常隐晦,只写游者去了“洪洞大槐树”,感慨万千。而批注却是“一个碗摔成两半。有的拼起来了,大多百年藏着。拼起来的,过个十年二十年又会碎开。是该拼还是不拼?”

是,她想的那个意思?

容宁又往后看起来。后面那些的感慨都没有这个更触动到她。

她拿着书往外冒头,问三婆婆:“老婆婆,这碗摔两半的说法,是什么意思?”

三婆婆愣了愣,随即恍然:“啊。你这话倒是问对了人。咱们这地方年轻人怕是都不知道了。早年的时候战乱,咱们这儿活下来的人多。别的地方人少。官老爷让咱们这地方的人一部分到别的地方住去。说是那么大的地,随便住。”

“你知道洪洞大槐树吗?那附近住了好些人,都被撵去外头啦!”

“一家人本来住着好好的,非要分出去一些。”她点着屋里,“我们村也是这样。我太爷爷他们知道违抗不了,把碗摔了。一人一半,往后认亲用。但真搬走了之后哪里还搬得回来。现在走百里就要路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