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蛊士 > 第20章玄武门之变(第6页)

第20章玄武门之变(第6页)

唐太宗读后,甚为震动,真诚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朕将虚襟静志,敬伫德音。”

喋喋不休的谏臣,每次发完牢骚之后,都能得到皇帝的回应。

这是魏徵最幸运的一点。

03

魏徵经常在奏疏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历朝历代为什么难以“克终”,败亡相继?

这也是悬在贞观君臣头上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他们都是一场历史巨变的亲历者。隋朝,一个“甲兵强盛”、“风行万里”的王朝,却只存在了三十多年,就“率土分崩”、“子孙殄灭”。如果没有隋的速亡,也不会有唐的兴起。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隋朝。因此,撰述隋朝历史,对于唐朝统治者来说,有着切身的利害关系。

贞观三年,唐太宗命魏徵修《隋书》。魏徵不仅主编《隋书》,还亲自撰写了《隋书》的序、论。

魏徵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其隋之得失存亡,大较与秦相类。”《隋书》认为隋亡于炀帝,正如秦亡于二世,矛头直指君主严刑峻法、穷兵黩武、营造无度、巡幸不止等做法。

但是,唐人对问题的思考并不仅限于此,《隋书》里问道:“高祖扫江南以清六合,炀帝事辽东而丧天下。其故何哉?”魏徵的答案是:隋文帝扰动百姓,是为了让百姓“安”,隋炀帝扰动百姓,是把他们当成了草芥。同时,魏徵还认为,隋朝败亡之兆,起自高祖。从隋文帝暮年“无宽仁之度,有刻薄之资”开始,就种下了亡国的祸根。

可以说,《隋书》里的字字句句都在劝告唐太宗。

《隋书》。图源:网络

唐太宗说过:“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史资政,这是贞观一朝展现出的特殊性。

在唐太宗的鼓励下,魏徵联合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人,剪裁史书的嘉言善语,编成《群书治要》一书,献给皇帝。这本书的意义不在内容,而在于魏徵的剪裁手法。

以《三国志》为例,原书约69万字,魏徵将其裁剪为约4万字,十不存一。比如关羽,只选取到义别曹操,以后的故事全都删去了。

反倒一些龙套的戏份特别多。比如鲍勋,原文1300余字,只减到了593个字。鲍勋是个谏官,秉正无私。黄初六年,曹丕欲兴兵伐吴,鲍勋直言不可,但曹丕还是发动战争,最后大败而归。曹丕看他不顺,借故杀了他。《群书治要》连鲍勋冤死的细节都摘录了:“死之日,家无余财,莫不为勋叹恨。”

陆逊是《三国志》除了帝王和诸葛亮外唯一单独立传的人,他在《群书》的戏份只有400多字。而他的族侄陆凯,因为劝谏孙皓之故,篇幅竟有2700多字。

可见,魏徵的剪裁之意不在历史的真相,而在彰显“劝谏之臣”。

因此,《群书治要》问世之后,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到了宋朝已经亡佚了。反倒是这本书流传到日本,十分受欢迎,最后在清朝又流回国内。

可以说,魏徵在《群书治要》里夹带的私货,越来越不流行了。难道是后世的大臣不想要彰显“谏臣之道”?难道是后世的君主不想要从历史吸取教训?都不是。

最大的原因是,这本书从头到尾只为一个人而写——唐太宗。

贞观之后,再无第二个唐太宗,《群书治要》自然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魏徵。图源:影视剧照

04

有一次,唐太宗宴请群臣,说道:

“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为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谨,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徵而已。”

在唐太宗心中,是魏徵佐成了天下大治。

唐太宗即位之初,“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既有内忧又有外患,灾荒严重的地方,一匹绢才能换得一斗米。

贞观五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这就是历史上贞观之治的风貌:经济恢复,政治稳定,社会风气良好。类似的描述在史书中屡见不鲜,但是,贞观之治却是人人思慕。因为,它不仅仅代表着一段重要的时期,更成为了一个不断被提起、从未被超越的理想。

贞观之治最让后人羡慕的一点,就是君臣道合,同心协力的政治风气。

一次,有人诽谤魏徵包庇自己的亲戚,李世民派御史大夫温彦博去查,结果什么也没查出来,温彦博对唐太宗说道:魏徵作为一个臣子,行为应有形迹,不能避开嫌疑,否则就会招来诽谤。虽然没有私情,也应当受到责备。

后来,魏徵入朝说:臣听说君臣一心。如果不存公道,一昧追求行为显露痕迹,君臣上下都这样做,那么国家的兴衰就难以预料了。

李世民诚恳认错:我已经悔悟这件事了。

魏徵又说:希望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

李世民问: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