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哥需要乔赊的情报,烈酒固然重要,宋军的动向更加重要。蒙古派出多名间谍,总算是找到了乔赊。蒙古间谍传回消息,确信乔赊所言属实。宋朝修缮官道,还建立了铁路,利用陆运和海运,将去年秋天丰收的玉米都运了出去。酿酒厂的存粮大幅减少,玉米烈酒供应不足。并且有官府监管,不那么容易走私出来。乔赊重金贿赂了官员,打探出宋军没有攻打蒙古的计划。东北路,阿城和隆州都不见宋军异动,乔赊的情报应是无误。至于失踪的蒙古间谍,不过是赌钱嫖妓被扣押,已解救出来了。情报传回蒙古,铁木哥求见铁木真,将获得的情报交给了铁木真。铁木真半晌不说话,铁木哥道:“部落多次请求,请求快些提供烈酒。有酒瘾的蒙古人实在太多了,没有酒喝,多有闹事发生。”铁木真道:“有两个月不饮酒,就能逐渐戒了酒瘾。闹事就闹事,不用在意。”他盯着地图。“我没和外人说过,长生天的预兆很不好,是大凶。”
铁木哥眉目微动。“大凶?多少年来,没有出现过这等不祥预兆了。”铁木真道:“除了宋军攻打,还有什么事能预兆大凶?”铁木哥想了想。“我再传信给乔赊,让他花钱去查。”铁木真问:“那个汉人,能值得信任吗?”铁木哥道:“他之前的情报无误,我想应该能够信任。”铁木真道:“你还是要多留个心眼。汉人狡诈,不可太信任。要是他投靠了宋朝,用假情报害我们怎么办?”铁木哥道:“不会。乔赊走私烈酒,走私人口,在宋朝都是重罪。他花重金贿赂官员,说不定有人能保住他。但与蒙古存在联系,打探宋朝情报,是叛国大罪。这等大罪,他死十次都不够,还要牵连家人。到时镇江司直接负责,谁都保不住他。其中厉害,乔赊不会不知道。不用担心宋朝用反间计,宋朝历来自傲,镇江司断不会与叛国商人合作。”铁木真道:“我只是让你小心点。”铁木哥道:“情报送到,是否相信情报,还要仔细斟酌判断,各方情报互相印证,不能尽信。”铁木真道:“你如果相信他,就许给他在蒙古做官的富贵,务必要准确情报。”铁木哥道:“的确到了该兑现诺言的时候了。乔赊这样的商人,必要有足够的好处。”
乔赊的情报再次送到了铁木哥桌上,仍是宋军无异动,不见宋军要攻打蒙古的迹象。蒙古间谍在东北路战战兢兢,有镇江司这样的克星,谁愿意出头自寻死路?有点能力蒙古间谍早就丧失了,剩下些良莠不齐的间谍,自是什么都查不出来。乔赊有钱,与官员有交往,他说没问题,就是没问题。蒙古间谍纷纷送回情报,与乔赊所言无差。铁木哥如实禀告给铁木真,所谓三人成虎,铁木真也犯糊涂,拿不准了。其实大宋绝大多数的军事资源都运到了北方前线。不只是东北路的建康军和十万骑兵主力,西北军,镇北军,远在西域的毕再遇马军都得到了充足的物资。粮草不用说,子弹,手榴弹都不可计数。这样大规模的军事物资调动,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耗费很多时间,闹出很大的动静。镇江司严密监视,蒙古间谍本就没剩多少,陆续有消失的人,又放不开手脚,竟什么都不知道。蒙古间谍的无能直接影响铁木真的判断。乔赊是镇江司的人,反复给蒙古传递错误情报。导致铁木真的坚持逐渐松动,开始思考长生天的预兆是不是代表着宋朝的兵祸。
铁木真不是寻常人,不管是真是假,他都该做好准备。怎奈蒙古遭遇大灾,损失惨重,各项计划捉襟见肘,不能很好的应对。大草原广阔,宋军依靠骑兵不易取胜。只要做好巡逻工作,及时发现宋军动向,蒙古还是有时间躲避的。铁木真将资源集中在斡难河以东,务必优先保住王庭。他下达命令,所有部落枕戈待旦,随时集合军队。战争阴云开始笼罩在蒙古上空,铁木真什么都不说,蒙古人也都知道形势紧迫,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很多蒙古人没见过宋军的恐怖战力,认为宋军上次没能取胜,这次依然不能取胜。但大雪灾后,冻死了牛羊战马,还冻死了人,此时迎战,实在没有太大把握。又想,要是蒙古人在蒙古大草原上惧怕敌人,不是天大的笑话吗?当时蒙古人的信仰很多很杂,信什么宗教都有,没有信仰的蒙古人反而很少。蒙古人纷纷祈祷,求长生天庇佑,求先知庇佑,求上帝庇佑,求佛祖庇佑,求三清祖师庇佑。如果祈祷庇佑真的有用,宋军就不可怕了。
过了不到半个月,噩耗传来。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伦病逝。铁木真和铁木哥悲伤之余,忽然都想明白了。失去生母,不就是大凶吗?原来长生天预兆的大凶是指此事,不是指宋军带来的兵祸。铁木真松了口气。就是如此,宋朝富有强大,何必非要攻打蒙古这片贫瘠的土地?要是想打,去年就来打了,为什么去年一整年没有动静?显然,宋朝不答应停战,是没出够那口恶气,并不是要和蒙古进行全面战争。宋朝打败了蒙古,获得这片土地,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他们能得到什么?两国和平相处,蒙古发誓不与宋朝为敌,这对宋朝有大利,何苦发动战争,令双方死伤?两国没有深仇大恨,那些小的矛盾冲突,不是不能化解。问题是蒙古该怎么做?才能让宋朝答应停战。信用一旦失去,想重新建立就太难了。蒙古有的,宋朝都有,要说给钱,多少钱才能让宋朝看到诚意?再多的钱,蒙古无论如何拿不出了。男人都喜欢美女,赵盏是皇帝,也是男人。钱和美女,总有一个能动人心。钱给不起,就给女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铁木真不知火真别姬公主在宋朝过的怎样。赵盏或许瞧不上她,但也不是完全瞧不上她。要是完全瞧不上她,何必册封她为皇妃?去年何必在最后关头准许她回到南京城?赵盏是大宋君王,身边不缺女人,但蒙古女人别有风情。铁木真有好几个女儿,都长大了。蒙古最尊贵的女人,还不能让赵盏改变主意吗?宋朝气恼蒙古行事,将可汗的女儿送来,还不够给宋朝面子吗?宋朝不答应停战,不就是想要个面子吗?有了面子,就有停战的希望。博尔术请求入宋,可汗答应将二女儿嫁给赵盏。宋朝不准博尔术入宋。铁木真加码,二女儿和三女儿都嫁给赵盏。三个女儿都给你了,你还不满足吗?如果认为不够,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铁木真想以此作为敲门砖,让博尔术去南京城谈判,最好能签署停战协定。等了几天,宋朝回复,准许博尔术入宋。
博尔术一行人被蒙住双眼,进入云中城。这很无礼,但想有求于人,只要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这点屈辱算什么?使臣团不在云中停留,连夜送到了中都城。在中都城不停留,直接乘船南下。上了船后,不再蒙眼,监管仍很严格。不能出船舱,吃喝拉撒都在船舱里解决。铁木真听闻博尔术顺利前往南京城,说明宋朝松了口。既然有的谈,宋朝基本不会出兵攻伐了。他不再给各个部落下达战争动员命令,蒙古部落放松了警惕,陆续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不那么紧张了。铁木哥联系乔赊,夸赞他情报做的好。还命令乔赊不管用什么办法,必须快些运玉米烈酒过来。只要运来玉米烈酒,蒙古立刻封他百户。如果不能运来玉米烈酒,蒙古间谍随时能要了他的命。乔赊通过蒙古间谍回复说,正在尽力做。物以稀为贵,玉米烈酒产量下降,不是原来的价格了。铁木哥回复说,价钱不是问题,多给你花剌子模年轻女子。乔赊表示再过半个月,不出意外,能运过去一批。铁木哥没有别的路子,不好一直催促,就答应了乔赊。
借助京杭大运河,蒙古使臣团很快就到了南京城。使臣团被安排在番馆居住,有侍卫日夜看守,还有镇江司间谍在周围监视。博尔术请求递交蒙古的停战建议,侍卫将信笺替代送到了礼部,连着几天不见答复。博尔术不能离开番馆,询问几次,侍卫不耐烦了,再问就不搭理他。博尔术地位尊贵,为蒙古出使大宋,他想到了宋朝不会好好对待他。除了隐忍,什么都做不了。博尔术在南京城番馆日夜煎熬等待的同时,镇江司全面收网,所有蒙古间谍或者被抓,或者失踪。铁木哥完全断了与乔赊的联系,玉米烈酒没了动静。铁木哥匆匆派遣新间谍潜入宋朝,皆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他知道一定是镇江司动手了,派去多少间谍都白给。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博尔术在宋朝谈判,镇江司为什么要对付蒙古间谍?是怕博尔术利用使臣身份做些情报工作吗?在宋朝都城,博尔术有多大能耐,在宋朝都城做那样的事?铁木哥想不通,禀报给铁木真。铁木真也想不通。蒙古间谍在宋朝算得上名存实亡,跟没有一样,何必要清剿了?难道宋朝是想给蒙古一个下马威?清剿了蒙古间谍,给蒙古看,也好在谈判过程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大概是吧,没有其他可能。
宋朝上下没人理会博尔术。博尔术不能出番馆,与被拘禁没什么差别。他倒是不担心,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宋朝无论如何不会行下作之事。他很安全,无非是多等些天,他也有更多时间做准备。将宋朝或许会提出的条件都想到了,免得事到临头不知怎么回复。他注定是在浪费时间。正此时,枢密使留正抵达了云中,亲自与镇北军统帅丛阳见面。知枢密院事周必大抵达了哈密,亲自与西北军统帅丛阳,马帅毕再遇见面。赵盏也已抵达了隆州城,亲自与建康军统帅赵默,枢密副使辛弃疾见面。他们带来了盒子,盒子里是对蒙古出兵的日子。
蒙古还蒙在鼓里,相信宋朝不会来发兵攻打。蒙古人在牧马牧羊,忙着生孩子,没有集结军队,没有做任何战争准备。随着蒙古间谍网络的消亡,大宋境内做什么,蒙古都不知道。此时此刻,云中集结了六万步兵,哈密集结了六万步兵,六万骑兵。隆州集结了六万步兵,哈城集结了十万骑兵。宋军三十四万精兵磨刀霍霍,只等一声令下,分几路进攻蒙古。蒙古最多养得起十六万骑兵,刚刚又遭遇雪灾,如何是宋军对手?头些年蒙古就不是宋军对手了,赵盏需要的不是几场胜利。他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了祸患。
隆州城中,建康军帅府。辛弃疾和赵默都早早等在中军大殿,他们知道战争马上到来,没想到赵盏会亲自到隆州见他们。赵盏进到殿内,道:“不必多礼。”径直走到地图前,盯着地图。过了好一会儿,他道:“枢密院的作战计划早已下达,你们都看过了。朝廷不干涉将领用兵,但必须实现战略目标。事情有多大,你们心中清楚,否则我何必跑来一趟?要是不能一战而定,后患无穷。”赵默道:“大哥放心,我们就等着这天了。”赵盏道:“在大草原上作战,与别的地方不同。草原上没有防御工事,蒙古骑兵凶悍,步兵尤其危险。辛帅当年组建了三千飞虎军,三千神机营。神机营三千人,西北军,镇北军,建康军各分到一千人。两人一挺机关枪,每个步兵军团有五百挺。虽然参战的六万人都装备了火枪,你要记住,机关枪是对付蒙古骑兵最好的武器。”赵默道:“大哥说的话,我记下了。”
喜欢回到南宋做皇帝()回到南宋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