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禁不住问道,“如果他还想杀你呢。”
太子脸色变得异常肃穆,“大哥向父皇保证过,我相信他不会辜负父皇的信任。大哥,你说对吧?”
大皇子迟疑地点头,把手向太子伸了出去,就着太子的手站了起来。
四个人一起跪在皇帝的灵前守灵。
才六岁的太子能说出这样大格局的话来,周围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愈发佩服太子的胸襟,还有先帝对太子的培养。
江月白听到这件事后,在夜里休息时,单独把太子叫到跟前,夸赞了他今天的表现,但严肃地告诉太子:
“如果再发现大皇子有对你不利的行为,绝不可手软,干净利落地处死,不能让任何人威胁到你的性命和皇位。坐稳这个位置是你的责任。”
她不会再给大皇子伤害太子的机会。
七日后,大皇子就被送去五台山追随大师学习佛法,净化灵魂,为皇上祈福。
她答应过李北辰不会滥杀李氏子孙,但并不意味着她会一味地姑息纵容。
她跟李北辰作为父亲的想法不一样。
李北辰把内心的温柔都留给了家人。似乎是为了弥补他小时候不被关注的遗憾,他竭尽可能地对所有皇子都给予关怀和陪伴。这是他作为父亲应尽的职责。故而他选择原谅大皇子,再给一次机会。
但江月白以为大皇子内心狠辣,没有兄弟之情,才能一气呵成地完成下毒的整个过程。
首先要在众人眼皮子底下成功下毒,其次淡定从容地掩饰好一切,最后看到大公主跟七公主误食无动于衷。任何一个环节迟疑慌乱,都会失败。
一个六岁的孩子的心思缜密狠毒到这样,已然非常可怕。
但大皇子由此德行严重有亏,背后又没有得力的母族,政治上已经没有前途,与皇位无缘,唯一要防的就是他本人对太子的加害。
所以江月白把他送去了五台山。
与大皇子不同,谢知礼生下的七皇子,曾经倒是有过一次机会。
当初皇上命护国公谢传锋进攻巴图四兄弟为安北王报仇之时,护国公可以趁势谋反,长子谢以忠领蓟州镇兵力支援,次子谢以孝任兵部侍郎作为京城中的内应,三子谢以智在群龙无首的安北都护府进行支援。
可以说配置非常完美。
江月白不明白护国公为何放弃了这次绝佳的谋逆机会。她怀疑护国公没有听从皇命全面进击巴图,可能就是反与不反之间权衡利弊左右摇摆。
而李北辰选择六月草美丰盛,利于蒙古火炮骑兵,适合打游击战之时,让护国公全面围剿巴图,未尝没有消耗护国公兵力,让其与巴图同归于尽的意思。
护国公不可能看不出皇上在重用谢家之外的猜忌。横竖都是死的送命局,她不明白护国公这种朝堂历练已久,掌握重兵的人为何选择直接送命?
难道真是传说中的满门忠义之士,绝无反骨?
历史上这样的忠臣们最终大都被皇上猜忌而被坑杀。
当初在史书中读到时会深感惋惜,为忠臣感到憋屈和不值。恨不得穿越过去挽救他们的性命。
然而到了如今的位置,江月白理解了皇帝们的做法。宁可错杀也不会放过。
但她决定试一试。
她劝李北辰对谢家手下留情,免得误杀忠良。将谢家子弟发配至天南海北的边境偏远之地任职,进行贫困地区开发建设。体现仁政,安抚群臣,聚拢民心。
一举多得。
事实证明江月白爱惜人才的决策很有格局和远见。
谢家兄弟果然在自己任职的地方大有所为,大力发展教育,鼓励农耕,整顿吏治,极大地发展了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