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小说到底有多火,看看到底有多少报纸在上面发表关于它的评论就知道了。此时,学校的迎新已经结束,姜玉楼也闲了下来。他靠在宿舍的椅子上,视线扫过桌子上的一沓报纸。差不多有十来份报纸,分数不同的报社。之所以这么多报纸出现在他面前,都是因为上面有关于《情书》的评论。卫国平站在一旁嘟囔道:“玉楼,报纸给你找来了,十几份报纸呢,你可得给我报销。”“放心,少不了你的。”姜玉楼道。他又道:“于敏呢,还在耍小性子?”“谁让你在小说了用了他的名字的。”卫国平翻了个白眼。“当时可是他自己要求的,你们又不是没听到。”“可是,那个角色也太……太那个了吧。”“可是什么?”“按照你的说法,那个角色也太……太舔了吧。”“有什么问题吗,最后于敏的角色不是抱得美人归来嘛。”“……”卫国平腹诽道:这能一样吗?只是面对积威深重的姜老师,这话他肯定是说不出口的。“不用管他了,过一阵自然就好了。”姜玉楼挥挥手,他要看报纸了。他拿起第一份报纸,《燕京日报》,“《情书》是一部非常感人至深的小说,通过两个女子之间的书信交流,展现了纯真而珍贵的爱恋。作者以含情脉脉的笔触,清丽细腻的文字,展现出一种深深的青春爱恋的眷恋。”嘿嘿,有眼光。看到评论,姜玉楼心情不错。接着,他又拿起第二份报纸,《中国青年报》,翻了几页后,找到了关于小说的评论,“《情书》这部小说的文字表达非常出色,可见作者姜玉楼的写作功力又有提升。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心理剖析,将两个女子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封信都是一次深刻的内心独白,让人感受到了人物内心的波动和情感纠葛。”这份报纸将目光放到了小说中两位主角的心理描写,除了作家本人对人物内心的解读外,还谈了自己的看法。“我写的时候有想那么多吗?”姜玉楼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道:“应该有的吧。”他点了点头,用笔将这段圈起来,说不定以后会出现在教科书上,这就是标准答案。接下来他又看了几份报纸,有夸赞小说情节描写的,“《情书》中的情节安排也非常巧妙,通过同名同姓的误会展开情节,使得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作者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使得整个小说充满了转折和惊喜,让人无法预测下一步的发展。”也有赞扬人物形象描写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两个女子的性格和心理都非常复杂,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有对小说主题进行讨论的,“小说的主题也非常深刻,通过展现青春时期的爱情和成长经历,让人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小说所传达的关于爱情、友情和成长的思考,对于读者来说是非常有启示意义的。”真正让姜玉楼满意的还是《人日报》文艺版上面的评论,“《情书》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它通过深入的情感剖析和巧妙的情节安排,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同时,它也通过深刻的思考和启示,让读者对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非常推荐这部小说给所有喜欢阅读的人。”没错,非常推荐!这年头《人日报》的影响力可是非常夸张的,就连这张报纸上都推荐大家阅读《情书》这部小说,那么当越来越多的读者看到评论,会有多少人受到影响购买他的小说?销量爆炸好不好!“哇哈哈!”姜玉楼收起报纸,大笑起来。徐向东被他的笑声吓到了,“神经啊,怎么突然笑起来了?”“没什么,突然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新闻。”姜玉楼一本正经地说道。徐向东好奇道:“哦,我看看?”姜玉楼没有拒绝,将《人日报》文艺版中评价他小说的那部分放到了正面递给了他。徐向东接过报纸的那一刻就后悔了,“不是,你让我看这?”又被呲了一脸,好气啊!“这不是你自己要看的吗?”姜玉楼耸了耸肩。“可是……”徐向东憋屈得说不出话,啊,真该死啊!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既生徐,何生姜。要是没有姜玉楼,这个宿舍还有比他徐向东还能装的人吗?“算了算了,你把书拿出来,我给你签个名让你消消气。”姜玉楼道。徐向东懵了,“什么签名?”“书啊,难道你没买我的《情书》?”姜玉楼眉头一挑。徐向东脸色一变,连忙摇头否认,“当然没买了,我又不喜欢看爱情小说。”姜玉楼眼睛微眯,缓缓道:“可是,返校那天我可是见你行李箱中有那本小说的。”“啊?”徐向东猛然回忆起来,那天自己整理行李时正好被姜玉楼看到了,恰好《情书》还真就被他藏进了行李箱。他擦了下额头的汗,尴尬道:“可能,可能是你记错了吧。”“呵呵,是吗。”姜玉楼笑了笑,看他的眼神很是古怪。“啊,对了,我记起来了,那本小说是我借一个朋友的,开学我就还给他了。”说完,他还特别真诚地补充了一句,“真的,不骗你。”“有个朋友,我知道了。”姜玉楼忍俊不禁道。他起身整理报纸,其他的都好说,《人日报》的评论一定要好好保存。徐向东这时松了口气,他的手心都是汗,生怕姜玉楼继续较真下去。“不行,《情书》一定要藏好,不能被舍友发现了。”他一个大男人,看一个女生向的青春爱情小说……这要是传出去,百分百社死啊!于是,他找了个宿舍人都不在的机会,将自己的行李箱打开,翻到那本小说后,找了张报纸将小说包裹好,又放回了行李箱。“这才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