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种规则别提说熟悉郝贤一低头,刚打算把棋子下下去,便发觉这摆好的棋局隐约有点不对劲儿。
明面上黑白子数量相差无几l,战况焦灼,实际上白子已经陷入黑子的包围,再下何处都是必输之势,这样的棋局哪里是拿来下的?
“九世之仇,尤可报也,想来郝郡守也明白,陛下对匈奴,是想灭国除之的。”
看郝贤盯着棋盘,半天下不去手中的棋子,韩盈微微勾了勾唇角,继续道:
“而今有人与匈奴私下勾连,行谋叛之事,不知郝郡守是否知晓啊?”
跟归来的随侍立刻将头深深的低了下去,若非担忧自己的脚步声会引发这两位的注意,恐怕恨不得躲开十丈远,再把耳朵眼睛全都捂住,省得听到这种要命的内容。
不直面韩盈的随侍如此,被韩盈质问的郡守郝贤心里压力更大,整个人都慌了起来。
谋叛,指背叛本朝,投降外国的行为,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它的范围有些宽广,除了战场上一些将领的投降,行商私下和匈奴贸易也算其中,控制的人更是。
只不过,西汉的特殊政治,导致‘刘姓王和异姓王国’也算是国,汉中央并不将这些国中之国的人视为同等的人,早期甚至有通婚为罪之类的律法,而汉国内频繁更替,使得个体对国家的意识并不强,更和现代不同的,是封建王朝为家天下的制度,某种意义上来说,非皇室成员的人其实都是皇帝的‘奴隶’,个体应该对皇帝尽忠,而非国家本身。
只是要求被剥削的奴隶向皇帝忠诚,奴隶不仅不会听从,反而会唾对方一脸,在这方面的意识构建,还是依据着两条普世原则,皇帝给了多少好处、和皇帝离得够不够近。
前者是拿了好处,肯定要要回馈恩情,这是道德层面上的要求,或者是上位者能否发现且用法来约束对方的基础。
所以,汉国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拿皇帝钱多、离皇帝近的,那尽忠的义务自然多,拿的少,可离得近,皇帝看得到,那没办
法,依旧要尽忠责,拿的多离远,身上没有多少约束,那边可以放松一些,若是拿得少还离得远,对皇帝压根没什么感觉的,那做起事情根本没有心理负担。
这也是为何明明汉国对谋判的人都是不分从属,连带着整个家族都是死罪的严刑处罚下,仍旧有这么多人犯罪的缘故,因为罪责虽重,可自身并没有那么严重的国恨家仇和道德枷锁,尤其是法律虽然严苛,但实际上执行的时候,因为行政力量不足和监管不严等各种原因完全管不住,这怎么不让大量的人为了财物而去触犯没用的法律?
可再敢触犯,那也如同深沟里的老鼠,不能让此事摊到阳光下,更不能见人,否则当真正有执行力法律的人来时,死亡的镰刀便已经开始悬在头上了。
上谷郡城的情况,长久在此的郡守郝贤不要太清楚,他是没有直接去做这样的事情,但说底下那些人孝敬没有走私赚来的部分,肯定就是装傻了,再者,郡中烂成这个样子,他这个郡守可不是一般的失职,世食汉禄,却纵容一城如此……
郝贤完全不敢再深想后果,甚至连韩盈指出的这点也不想承认,他尽力忽视背后凉飕飕的感觉,艰难的否认道:
“这,韩刺史说笑了,上谷郡城对陛下忠心可鉴,怎会做此等十恶不赦之事?分明,分明是——”
韩盈没有打断郝贤的辩解,她只是拿着棋子看着他,一副云淡风轻的姿态,而想要辩解的郝贤,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若没有证据,韩盈如何会提及此事?今日敢提,恐怕早就有了准备,这模样就是等着他呢!
只是郝贤停住了嘴,心同样也跟着落了下去,韩盈到现在的态度都很轻松,可越是这种轻松越让人害怕,因为对方明显手中有着极为充足的证据,不然她不至于这么轻松,而一个凌驾于众太守之上,丞相之下的刺史,她过来会处理简单的官吏放水让普通行商走私之事么?
想想对方做官之本,尚院之职,郝贤额头上便开始冒起来冷汗,他抬手挥退随侍,左右看了一下,确定四周无人,这才小心翼翼的再次开口:
“韩刺史,边疆苦寒,底下的官吏们也不容易,的确有些小…不,的确有些人手头有些紧,这也不算是什么大事,您高抬贵手,放他们一条生路,也算是行善积德了。”
就像是现代老油条罪犯在警察面前,永远是审一点吐一点,不利于自己的事情绝不会提一样,郝贤也有着同样的心态,不提坦白从宽牢底坐穿的情况,不全说出来,那还能有所狡辩的余地,可若是全说了,那不就是等对方拿捏么?
所以即便清楚韩盈手中有所证据,郝贤仍没有承认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滑的像个泥鳅。
不言语的恐吓已经无法再诈出更加有用的东西,面对面对郝贤这么能撑的对手,有所准备的韩盈没有任何慌乱,她轻笑一声:
“十恶不赦之罪虽说严重,却也不至于让陛下过来派我过来处理,位次丞相的刺史,怎么也得处理夷三族的罪责吧?”
夷三族!陛下!
能严重到这种程度的,除了这两年草原上的神药,恐怕没有别的了,这件事连陛下也知道……恐怕也不足为奇,不过,此事他未曾参与,应该能躲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