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清穿+红楼]皇子宠妻指南 > 第93章 第 93 章(第2页)

第93章 第 93 章(第2页)

纳兰性德连道不敢,二人一饮而尽,康熙又大笑着对诸大臣道:“容若此次远征西洋,成果颇丰,古时汉武帝有张骞为他探索西域,今容若便是朕之子文,朕心甚慰,特封容若为一等候,赐黄金百两,宅院一座。”

纳兰性德连忙跪下,只道不敢。康熙亲自扶他起来,笑道:“容若不必自谦,朕说你当得,你必然是当得的。”

纳兰性德认真谢了恩才起来,君臣二人携手坐了,其乐融融的样子实在羡煞旁人。

尤其是当初拒绝出使西洋的人,如今肠子都悔青了。

当初多少人瞧不上出使西洋的差事,只觉得危险也就罢了,功劳未必有多少,费力不讨好,谁都不想去。当初在大朝会上互相推诿,以至于康熙竟找不到人。

纳兰性德自己请缨出使的时候,背地里没少人说他傻,如今他们才知道谁是真的傻!纳兰性德可才四十岁啊,就已经是一等候了,比之父亲纳兰明珠更为显赫。若当初出使西洋的是他们

不能想,一想就觉得肉痛。

那可是一个侯爵啊!

且显见随着纳兰性德再出使西洋,这爵位还是会升的,一等公想来不在话下,就这么叫他们给推出去了!

别问,问就是后悔。

他们后悔了,纳兰明珠却高兴了,那可是他儿子,亲生的!

当初纳兰性德负气而走,纳兰明珠生气之余,也觉得这儿子这辈子怕是没什么出息了,如今已经开始培养次子揆叙,揆叙与纳兰明珠政见相和,也颇有进取之心,只是论聪慧总不如纳兰性德,纳兰明珠不是不遗憾的。

如今好了,长子回来了!

不仅回来了,他还立下大功,受封一等候!

儿子有爵位自己没有什么的确实有点尴尬,但他们到底是一家人,纳兰性德的荣耀就是叶赫那拉氏全族的荣耀。纳兰明珠怎么能不高兴?

尤其索额图脸那么黑,纳兰明珠心情便更好了。就着索额图的黑脸喝了几杯格外美味的酒,纳兰明珠起身道:“犬子性德虽有寸功,也多亏皇上抬举之故,奴才和犬子该谢过皇上信任才是!”

这话说的不错,纳兰性德起身和纳兰明珠一起敬了康熙一杯。

康熙被拍了马匹,心情也十分不错,谁知纳兰明珠话头一转就道:“奴才也敬大阿哥一杯,若非大阿哥数月的殚精竭虑,周全计划,此次出使西洋也不能这般顺利。”

索额图登时脸色更臭了。纳兰性德端酒杯的手也顿了顿,不是大阿哥没有功劳,只是纳兰明珠这会儿特意点出来,总觉得别有用心。

康熙神色淡淡,心里已经开始恼怒了。大阿哥先是一愣,然后才推拒道:“使团一行才是劳苦功高,我做那点事不算什么。若真要说,也该数六弟才是,这主意是他出的,计划也是我和他一起做的,说起来他出了更多主意呢。”

胤祚突然被cue,懵了一下就举起酒杯:“虽然我不敢居功,但与纳兰大人共饮一杯便是。”

说完就仰脖子干了,然后又和斯隆顿说话去了,隐约还能听到“医学院”“先生”什么的。

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的话被噎了回去,只能讪讪坐下,还被索额图嘲讽地看了一眼,直被气得倒仰。

新鲜血液的输入使京城很快忙碌起来,康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各种工厂雨后春笋般建造起来。

大阿哥万事不管,只一心投入到火器制造中去,纳兰性德带回来不少图纸和技术,还有一个火器专家,这可合了大阿哥的胃口,如今天天除了军营就是火器工厂,没事轻易不回京城。

五阿哥领了新作物种植的活计,因为作物较多,康熙拨了一个大皇庄给他用。如今领了各色种子和植株,带着懂植物学的西洋学者到郊外住着去了。

胤祚则和斯隆顿相谈甚欢,探讨医术之余请她去军医学院和女医学院上课,斯隆顿对胤祚的医术十分敬服,对他主管的医学院也十分感兴趣,十分上心地准备了课程。

军医学院和女医学院的人听说有西洋医学专家要来都十分惊喜,他们学的课程本就有很大一部分西医,自然十分期待。

然而上了一节课后,军医学院的学生就发现斯隆顿厉害归厉害,比起六贝勒还是差了一截,登时就失去了兴趣。倒是女医学院的学生对斯隆顿十分热情,但比起和斯隆顿学习医术,她们更在意的还是斯隆顿以女子之身成为医学专家,还能出访他朝,被大清朝廷以贵宾之礼相待这件事本身。

斯隆顿给了女学生们信心,让她们更有动力学习了。斯隆顿也喜欢这些女学生,她们身上有种难以言喻的生命力,所以她甘愿在这里做先生。至于军医学院那里,只是偶尔去上一两节课罢了。

除了上课,胤祚和斯隆顿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翻译医书,这次纳兰性德从西洋带回来最多的便是书,包含植物、医学、化学、数学、物理、天文等等方面,涉猎极广泛,自然书籍也极多,八阿哥带着几位传教士和懂西洋语言的官吏一起翻译,进度虽然不慢,但在那么多书籍面前就差远了。

等八阿哥翻译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胤祚又不能让他先翻译医学类,毕竟大阿哥和五阿哥也等书看呢,所以胤祚能翻译的便自己翻译,也是替八阿哥减负的意思。

三阿哥对西洋技术不感兴趣,但他不是傻的,知道百官和百姓会感兴趣,所以专门在《京城日报》上开辟了一个版块报道相关事宜,偶尔也打打广告招招工之类,果真在民间引起不少关注,一座座工厂建起来,少不得许多人手,许多百姓也因此得了活计,每月固定领钱,日子过得更好了。

就连在黄河上忙碌的四阿哥都叫人快马加鞭回京,找皇上要了两位物理和数学学者去。

一波又一波的热度使出使西洋之事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许多百姓这才对西洋有了点了解,对这趟出使能给大清和他们生活带来什么改变也十分期待。

但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康熙为了工厂的事也愁得慌。

工厂是建了,技术也就位了,但是谁管?

正如前面说的,年纪大些的几个儿子各有各的事忙,太子没管这摊子事,但他要帮着康熙处理政务,根本没有多的精力,七阿哥倒是没事,但康熙问过,他对此不感兴趣。老九只在经商上灵光些,工厂他玩不来,老十就知道跟着老五后边吃。再往下就太小了。

算来算去,竟没有哪个儿子能管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