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们看出了启和帝不欲过于追究此次差错,自也没有再说些什么了。
启和帝批了这封折子,就当是同意了朝臣们的意见。
忠勇伯的封赏结果一定下来,其余人等的封赏也就下来了。
恒哥儿和毅哥儿都得了一个五品指挥使的职衔,余家那边余二爷也得了一个六品指挥副使的职衔。
李浩淼和恒哥儿使了把力把余二爷调入了京中,现正在东郊大营任职。
余老大人知道后亲派儿子余大老爷过来道谢,当然这是后话了。
恒哥儿和毅哥儿的封赏下来后,安国公府只在府中小小的为他们庆祝了一番,并未大宴宾客。
可京中那些公卿世家的女眷们却不请自来了。
承恩公府的老夫人笑眯眯的对老太君道:“您可别怨我们不请自来。”
她是太后的娘家人,老太君自不会在她面前拿架子,便也笑道:“瞧您说的,您能赏脸过来,我们府上也有光不是。”
承恩公老夫人闻言更是笑眯了眼睛,她伸手将自己的曾孙女拉到了老太君的面前,笑着对老太君道:“您看看我们家的姑娘可还能如您的脸?”
老太君闻言就拉着这位姑娘细细的打量了起来,半响后,她才对承恩公府的老夫人道:“府上姑娘真是生的好。”
她们两个在上面说的热闹,下面魏若和老夫人身边也围着许多女眷,这些女眷们满口子都在夸自家的姑娘如何如何好。
魏若和老夫人一时之间倒也脱不开身。
曲终人散后,李浩淼将恒哥儿叫入了书房。
“你母亲这段时间一直在帮你打听合适的人家。虽然承恩公府这样的人家看着鲜花着锦的,可我和母亲都觉得还是找那等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家风端正的人家比较好。你祖母她们看中了南平侯府的一位姑娘。这位姑娘的父兄都是那老实不惹事的人,且家中子孙众多,将来也可为你添一助力。”李浩淼对恒哥儿道。
恒哥儿经了余五姑娘的事后,对婚姻一事有些听之任之的感觉了。
他听父亲这么说后,就点了点头道:“儿子听父亲和母亲的。”
李浩淼见他问都不问这位姑娘长相如何,略微犹豫了一下后才叹着气道:“我们家自来有无子方可纳妾的规矩的,你祖父她们也都是过了四十岁才纳妾的,你既答应了这桩婚事,日后要好好对人家姑娘才是。”
恒哥儿闻言就点了点头道:“父亲放心,儿子心里有谱的。”
他是李浩淼亲自教出来的,李浩淼自是相信他不是那等儿女情长之人。
因此他听儿子这么说后,也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恒哥儿从李浩淼的书房走出来时,夜已经深了。
他看了一眼漫天的繁星,忽然想起了远在溯县的余五姑娘。
可恒哥儿不过只看了一眼,就将目光收了回来。
他自幼秉承父训,自是明白自己作为李氏未来的家主,将担负着怎样的责任。
所以儿女情长在他这里只能排到家族责任的后面去了。
之前求娶余五姑娘全凭着一股少年意气,在余五姑娘拒绝他之后,他心中也有些郁郁。
可就像母亲说的,任何痛苦的时候都会过去,往事再难忘,也要丢开手往前走。
余五姑娘就如这天空的繁星一般,只在他心中藏着罢了。
他往后要对另外一个人好了。
恒哥儿略微失落的离开了前院。
大军回朝一个月后,京中传出了三个消息。
一为安国公上书请封长子为世子。
二为安国公为长子聘了南平侯府的嫡次女为妻。
三为安国公府的二子与仁安长公主的外孙女在长兄下完下定礼后次日,传出了订亲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