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均走后,夏侯荡带着众人出城,元洵本以为要回坞堡,不想他们却在城门旁转了弯,换了一条道,扭头驶入白云镇东边一座山上。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夜色笼罩山林,漆黑寂静,仅有月光照入,勾勒出途中山形。耳边山风呼啸,树枝颤抖,远处似有鸟儿哀鸣,细细碎碎,回荡在山谷中,久久不断。
这场景,怎么看怎么像杀人越货的开始。
元洵不禁有些后悔刚才没让孙平随行。
其实他也不是不愿意,但是孙平这个脑子,大庭广众之下,公然说要让自己给他赎身。挺着个塞了四个馒头的大胸在那里抖,跟发癔症一样,搞得周围一圈人看元洵的眼光里是三分惊讶、三分敬佩、三分同情,还有一分的看笑话。
对,这一分说的就是吴含,别以为他看不出,这小子表面规矩,其实比常柏还喜欢看笑话。
是以元洵拒绝了孙平。他要是真把孙平买下来,本来在堡中就濒临崩坏的名声,还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
没有孙平,元洵骑马往不远处兰殊那里靠了靠,虽然他疯疯癫癫的,但至少还保护过他。
众人行了片刻,离开树林,前面的路突然开阔,一片旷野,旁边有小溪流淌,潺潺溪水,鱼儿跳跃其中,月光挥洒其上,多了几分静谧可爱。
再往前行了一炷香时辰,众人来到山顶,只见远处群山连绵,蜿蜒起伏。最当中一座山,孤高巍峨,山势磅礴,被众山环绕其中,颇有众山之王的味道。
元洵忍不住勒马观看,夏侯荡骑马过来道:“这山叫‘帝王山’,是怀荒郡最大最高的一座山。它左边那个形状像个门的,叫’帝阙峰’,右边那一片挤在一块的山,叫‘美人岭’。”
元洵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帝阙峰耸立在帝王山旁,开阔大气,又看美人岭,问道:“这帝阙峰形状确实像,可美人岭又是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夏侯荡道:“你看那些山,虽然高低不齐,但有的低头,有的昂首,有的随性,有的拘谨,像不像环绕在帝王周围的官员臣子?”
元洵道:“既如此为什么不叫臣子岭?”
夏侯荡一脸古怪看他:“亏你还是读书人,连我都知道香草美人的比喻,叫美人岭难道不比臣子岭文雅有内涵许多?”
文雅二字从夏侯荡嘴里说出来,怎么听怎么不对。
元洵道:“那美人岭里的山各自有没有名字?”
“那么多座,哪能一个个起名字?就是起了也记不住。”夏侯荡下马,招呼元洵过去,“来,明日九月九,今晚上登高喝他个不醉不归。”
九月九,重阳节,元洵这才发觉,原来他已经离京这么久了。
下马跟上夏侯荡,元洵忍不住道:“你大哥给你挑的这日子可真好,哪有人重阳节成亲的?”
夏侯荡道:“他说我记性差,以后新娘子要想纪念成亲的日子,我这脑袋肯定记不住,就放在九九重阳,我记不住,别人也一定记得住。”
重阳节登高望远,插茱萸,饮菊花酒,是民间常见的习俗,元洵是因为每年要参加丰收祭天的庆典,没有这样的经历,是以夏侯荡这么一说,倒是勾起他兴趣。
元洵笑道:“我见你今日一直喝酒不语,还以为你要找机会趁机开溜。没想到竟是来过重阳节,倒是我猜错了。”
夏侯荡也笑:“开溜不开溜,也得看大哥给不给机会。你以为他让我带十几人是干什么的?就是怕我逃走监视我的。”
随行的十几个青年此时纷纷下马,拾柴火的,生火的,抓野鸡野兔的,温酒的,各有各的分工,兰殊也在一旁帮忙。他们说说笑笑,倒也不像是监视的样子。
不一会儿几堆篝火燃起,火光照亮山顶四周,几个青年捉了野鸡回来,纷纷叫道:“三当家今日给我们开开小灶,烤鸡吃吧!”
夏侯荡指着他们笑道:“你们这些小崽子,半年前吃过一回,现在还惦记着!”
众人都笑:“大战在即,让我们吃一顿好的吧。”
夏侯荡道:“行,让你们死了做不了饿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