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从来不是什么平静的一年。
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和同盟国宣布停火,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谈判阶段,史称:巴黎和会。
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后改为“四人会议”,即: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意大利首相奥兰多。
后因意大利在大战中作用不大,贡献几乎是负的,本国底子又薄,被英法冷落一边。
所以实际上又变为“三人会议”,他们是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也是主宰者。
然而在会议过程中,三巨头却是各怀鬼胎。
英国:希望得到海上霸权,殖民霸权,而且希望欧洲大陆各国实力均等,即大陆均势。
法国:希望得到欧陆霸权。
美国:世界霸权。
于是,很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每一个国家都会与另两个国家互为对手,而又都能与另两个国家的任意一个联手。
所以,这场会议足足开了5个多月。
为了索取战败国的赔款,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吵得不可开交。
“你们法国拿50,我们英国得30,怎么样?”
“不行,绝对不行!这次大战,法国损失最大,我们应该得58。”
“太过份了,我们不同意。”
“那我们也不同意。”已经78岁的克里孟梭,虽已满头白发,但仍像只野兽般凶猛,真不愧他的“老虎总理”的外号。而劳合·乔治也百般纠缠,一点儿都不牺牲自己的利益。
美国总统威尔逊只好在英法之间周旋,忙着打圆场:“我们美国一分钱都不要。你们两国都牺牲些,让别的国家也得点好处,法国得56,英国得28,这样可以吗?”
克里孟梭厉声喊着:“可以。但法德边界得以莱茵河为界:除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外,德国的萨尔区也归我们!”
如果法国得到萨尔区,就意味着他控制了欧洲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区,将来可以在欧洲大陆称王称霸。对这点,英国和美国当然不同意,他们从1月吵到4月,谁也不肯让步。
威尔逊和克里孟梭都以退出和会来要挟对方。
没有一个人想到中国的权益在哪里,合理的诉求被当做废纸扔进了垃圾堆。
4月,巴黎和会的消息传回国内,举国哗然。
5月,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从北平到上海,一场浩浩荡荡的运动席卷全国,以全天下之大不韪,迫使北洋政府改变了决定。
但是,弱者从来都没有权利一说,北洋政府的决定,在国际会议上显得那么渺小而无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正义。
6月28日,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也是全体战胜国在和约上签字的一天。
但是,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没有出席会议,拒绝签字。
这一天,宫先生沉默了一天。
……
“一群王八蛋!”回忆着脑海中关于这段历史的点滴记忆,杨铭手中的柴刀狠狠的砍了下去。
随手捡起另一根干柴,又是一刀劈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