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除了滇池王,上至李巡抚,下至过来帮忙当知客的施从宣等人,都是读书人,自开蒙以来不知参加过多少茶会、文会。
但不论文会还是茶会,茶都是渴了用来润喉的。即便东道主请了茶师来点茶,重要的也绝非一个“品”字。
参加的人无外乎夸一夸茶的味道,便进行下一项主题——交际、结交人脉,这才是正事。
从来没有人想过用环境、琴声、茶师,创造一个特定的氛围,达到这样一种令人难忘的效果。
至少,本朝是从未有过的。
苏惟生要是知道他们的心声,定会嘲笑一句“土鳖”!
前朝宫里论风雅,莫过于出身名门世族的淑妃陆氏,听闻那个陆家正是唐代作《茶经》的陆羽之后。
苏惟生不知传言是真是假,但淑妃当年正是靠翩若仙人的点茶之姿受宠。
点茶?营造气氛?
嘿嘿,苏惟生不得不说句实话,今日这番布置与前世某年除夕家宴时淑妃玩的那一手相比,说是东施效颦也不为过。
苏惟生并没有回答李巡抚的问题,只冲他笑了笑,而后环顾一周,问道,
“方才这一幕,诸位可有什么感觉?”
“感觉啊……有种隐居的冲动。”
“大概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吧!”
滇池王引用了一句唐诗,“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众人纷纷附和,“对对,此句最能表达方才的场景。”
苏惟生点点头,这才向李巡抚拱了拱手,“这便是下官在所要表达的,茶中之情。”
“茶情?茶能有什么情?”众人很是不解。
苏惟生微微一笑,“秋日花红柳绿是否令人心中愉悦?琴声动人,是否发人幽情,哀而不伤?使人生出隐居之念,是否令人生空寂之心、刹那间淡泊名利?诸位方才久久不能回神,是否动了真情实感?”
他望向众人,“喜、哀、幽、寂、淡、真,便是茶中六情了!不过这只是在下的拙见,不能代表在场所有人的想法。”
苏惟生笑了笑,“方才我观诸位皆似心有所感,不如今日茶会结束之后,咱们写篇文章,将心之所念记下来?”
“这个好!”众书生轰然响应。
在场的都是读书人,写文章当然不在话下。
况且不止状元郎,连滇池郡的巡抚学政都在场,都是二榜进士出身,哪怕能得一二指点,此次便也不算白来。
苏惟生却漫声道,“不急不急,今日是茶会,诸位到了这么久,自然要尝到茶的滋味,才算名副其实。”
喜欢官居一品()官居一品。